游戏市场全球化背后的语言战役:本地化翻译的难点剖析
随着海外游戏市场的不断拓展,游戏全球化已成为很多业内人士的共识。然而,游戏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在其全球化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众多本地化语言翻译难题。就整个翻译行业来说,游戏的本地化翻译并非易事,其中蕴含的痛点和难点也让翻译工作者们倍感压力。今天,我们就以上篇文章中提到的几大全球化市场为例,深入剖析游戏本地化翻译难题。
首先,游戏本地化翻译中的一大痛点是文本超框问题。
由于不同语言的字符长度差异显著,如英语翻译成中文的比例为1:1.6,而德语、法语等欧洲语言翻译成中文的比例则高达1:1.8,甚至俄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以及阿拉伯语翻译成中文的字数比例能达到1:2。
这种差异导致在翻译过程中,外语的字符数往往是中文的2-3倍长,从而造成翻译后的文本超出原本设计好的UI、icon或文本框,导致显示不全。这不仅会影响玩家的游戏体验,还可能导致游戏质感全无,对游戏的后续留存和口碑声誉产生负面影响。
要想解决此类问题,翻译团队就必须在翻译过程中精简文本,同时UI团队在设计阶段也需要考虑多语种的长度比例,适当扩大文本框的容纳阈值。
其实,上面提到的这种做法也有局限性,特别是在界面幅度有限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将文字做成滚动效果才能避免超框问题。但滚动文本的设计也有其局限性,可能不适用于所有位置和内容形态的超框问题。
除了文本超框问题,游戏本地化翻译的另一大难点是语境的缺失。
语境对于游戏翻译的准确性来说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游戏这种具有丰富背景信息和故事情节的文化产品中。
不同语言具有不同的语法结构和表达习惯,如果没有足够的语境信息,翻译人员很难选择正确的译文。例如,在一款游戏中,如果涉及多个来自不同神话体系的神灵,而没有提供这些神灵的性别、身份等背景信息,就可能导致翻译错误,甚至产生不符合游戏设定的情节。
此外,游戏本地化翻译还需要面对文化差异和敏感话题的挑战。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玩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一些在中国玩家看来习以为常的文化元素,可能在外国玩家眼中却是陌生甚至敏感的。
例如,在游戏中使用中国古典诗词或传统中药等文化元素时,需要谨慎考虑外国玩家的接受程度,避免产生误解或冒犯。
同时,游戏本地化翻译还需要解决翻译质量的问题。
一些游戏虽然提供了中文语言选项,但翻译质量却参差不齐,甚至存在语法错误和表达不清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玩家的阅读体验,还可能损害游戏品牌的形象和口碑。
因此,游戏开发者和翻译团队需要加强对翻译质量的把控,确保翻译准确、流畅且符合游戏设定。综上所述,游戏本地化语言翻译的痛点和难点主要包括文本超框问题、语境缺失、文化差异和敏感话题以及翻译质量等方面。而翻译团队需要做的,则是在翻译过程中进行文本精简和语境分析,同时UI团队也需要考虑多语种的长度比例和界面设计。
此外,游戏开发者和翻译团队还需要加强对文化差异和敏感话题的敏感度和处理能力,确保翻译内容符合外国玩家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同时,加强对翻译质量的把控也是提高游戏本地化翻译质量的关键所在。